返回 红色航空文化资源

李少飞:科研试飞尖兵

 1976年10月,西北某机场。天蓝蓝,风缓缓,一次普通的科研试飞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某部试飞员李少飞驾驶战机,伴随着发动机轰鸣声,收起落架、收襟翼,一系列动作娴熟有序。瞬间,战机如离弦之箭,消失在跑道尽头。


  当战机爬升到18000米时,李少飞发现,两个发动机告警信号灯都闪烁了一次。他查看各类仪表指示,发现一切正常。立即收油门,信号灯又亮了一次。


  “飞机可能有故障。”李少飞有些担心,立即保持飞机处于平飞状态。几秒钟后,李少飞突然发现转数表急剧下降,发动机告警灯再次闪亮,座舱外发动机的声音也明显异常。他心里猛得一惊:双发空中停车了!


  “1号!163双发停车!”通过无线电,李少飞立即把情况报告给了塔台。“注意飞机状态,准备空中开车!”机场平静的气氛顿时显得紧张起来。


  李少飞有些紧张,但却不慌乱。他心里十分清楚,在中外空军史上,因飞机发动机空中意外停车而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每年都会有多起,由于飞行员心理紧张处置不当的,占飞行事故的40%~50%。这次能否正确处置,关键看自己了。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嘴唇已被咬破,李少飞却浑然不知。他首先控制好情绪,查看座舱内的各种仪表设备,正确判断发动机停车原因。此刻的他,作为一个受党多年教育的试飞员,在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到最后关头决不放弃。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出100%的努力。李少飞沉着镇静操作飞机。虽然高度在不断下降,地面的群山和大地也越来越清晰,但他还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创造条件,不失时机进行发动机点火。当高度降至6500米时,左发空中开车2次,右发空中开车5次。最终,两台发动机开车成功,不仅保住了国家几千万的财产,更保住了珍贵的科研数据。


  事后,有关科研专家评价说:在这次成功处置发动机停车特情中,李少飞创下了该型飞机空中开车次数最多、高度最底的历史纪录。


  李少飞能够在险情中求生存,源于他内心深处有一股子勇挑重担、永不服输的精神。1938年10月,他出生在贵州省黔南山区一个布衣族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凶恶的土司头人的奴隶。1949年,灿烂的阳光照亮了黑暗的布衣族山寨,也照亮了这个身高1.65奴隶娃前进的道路。经历过黑暗时代的他,从此当家做了主,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二十岁时,李少飞参军入了伍,经过刻苦学习,成功招飞,最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试飞员。试飞过程中,他经过会感觉到,每一款新型飞机都凝聚着数不清科研人员的希望,倍受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所以,他十分珍惜每次科研试飞,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个环节的准备,完成每个科目的飞行动作,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从奴隶娃到科研尖兵,一步一个脚印,李少飞靠着自己的努力,走的坚实厚重,最终成为了我军航空兵部队中少有的能驾驶和指挥十几种歼击机试飞员之一,也是当时空军飞行员当中空中遇到险情最多的试飞员之一。


  1978年8月23日,李少飞驾歼8Ⅰ型飞机执行试飞任务。当高度到达18000米时,他接通加力几秒钟后,右发动机突然停车。他冷静处置,经过两次启动,成功空中开车成功。8月29日,他再次升空试飞该科目,当高度达到17400米时,右发动机又一次空中停车。凭借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他攻克难关,成功启动。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里,他再遇空中停车两次,与死神作殊死较量,每次都化险为夷。


  据统计,从1976年至1980年,短短四年间,李少飞在国产新机歼8Ⅰ型飞机定型试飞中,遇到左发动机空中停车2次,右发动机空中停车2次,左右发动机同时停车3次,10次空中遇险,17次与死神搏斗,每一次都开车成功,挽救了国家和军队重要财产。


  从事试飞工作以来,李少飞先后完成科研试飞300多架次,荣立三等功5次,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战机尽快装备部队,游弋在祖国浩瀚的蓝天,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蓝天上谱写了一名优秀试飞员大无畏精神赞歌。


  1992年9月,李少飞被空军党委授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标兵”荣誉称号,被兰州军区空军树为“试飞标兵”。


    空军政治部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