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扬:雷锋式的飞行员
1977年6月19日,西北地区进入盛夏时节,像蒸笼的天气笼罩着某部机场。试飞员王冠扬驾驶歼7型飞机执行环境测振试飞任务。
8时53分,王冠扬驾机加力起飞,迅速爬升至8000米高度,连续完成了稳定平飞、左右盘旋和平飞加速等四个科研动作。之后,他按照试飞任务书要求,关闭加力,收小油门,放下减速板。
“嘭!”突然,王冠扬听到飞机下方传来一声巨响。他发现,飞机在猛烈振动的同时,仪表盘上发动机转速表指针急剧下降。瞬间,座舱内充满了浓烈的煤油味。来回活动了几下油门杆,但不起任何作用。他意识到,这可能是由于加力导管或燃油系统导管爆裂导致的发动机空中停车。
歼击机最大的危险就是空中停车,而燃油系统故障导致的空中停车,则意味着飞机没有空中再启动的可能。失去动力的飞机速度急剧下降,此时的飞机高度仍有7000米,具备飞行员弃机跳伞机会。如果再延误几秒钟,这个仅有的生存机会就会失去。
任何一个试飞员,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情愿做出弃机跳伞的选择,但如果一点返回余地都没有了时,也只能忍痛割爱。此时的王冠扬,没有做弃机跳伞的任何准备,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飞机是宝贵的,即使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我也要把飞机飞回去。他迅速调整航向,把飞机对准机场返航,并向塔台指挥员报告情况,要求紧急迫降。
由于风向原因,当天的飞行由西向东起飞着陆。紧急迫降,由西向东也是王冠扬的最近距离。但是,如果这样迫降,飞机势必要通过工厂上空,如若迫降失败,飞机坠入厂区,后果将不堪设想。王冠扬毅然放弃了向东迫降的有利条件,绕机场半圈,改为由东向西迫降。
但是,此刻的飞机已下降到了1000米,已经无法在机场迫降了。王冠杨非常镇定,临时选定迫降场,操纵飞机准备迫降。当他发现迫降场前后都有村庄时,一面压坡度进行避让,一面将飞机的外挂物投在两个村庄间的空地上。
高度越来越低,生死悬于一线。就在飞机快要落地迫降时,王冠扬突然发现机头前方横着一根高压电线,左边的村庄还有村民在田里劳动。怎么办?他下定决心:决不能让飞机触到高压电线,不能让迫降的飞机撞上群众。他向左用力扳驾驶杆,将飞机改平,飞机滑跑171.2米后,停在一片刚刚收割完小麦的麦茬地里。此处距跑道1500米,偏离跑道延长线400米。
塔台的救护车飞快地开了过来,战友和正在地里干活的群众纷纷跑来救护他。王冠扬不顾身上多处的伤痛,急切地说“我不要紧,看看飞机怎么样?伤着群众没有?”飞机和机载科研仪器保住了,工厂、村庄和群众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王冠扬驾机紧急迫降成功。
王冠扬跨出飞机时,他用力按了一下领航时钟的按钮,时钟停在了9时08分的位置。从起飞到迫降,只有15分钟时间。15分钟对常人来说,也许无关紧要,王冠扬却以一个军人、一个试飞员的胆略和气魄,用自己那双穿着飞行员粗重皮靴的双脚,跨过了生与死的界限。
王冠扬的英雄事迹,迅速传到了大江南北,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都知道了。次日,正在西安视察工作的王震副总理代表中央首长,亲临医院探望身负重伤的王冠扬,赞扬他说:“你是英勇的模范的飞行员!”
其实,王冠杨能够在危难关头,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源自于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坚守和担当。1967年,在飞行部队已有7年飞行历史的他因飞行技术出众,被选调到第三机械工业部所属的630研究所任试飞员。此后十年,国家航空工业和科研试飞工作发展缓慢。在有限的科研试飞中,他总是主动请战,积极承担上级交给的各项科研试飞任务。
当时,有人对王冠杨说:“老王,你是个飞行员,对政治上的事要明白些,可不能因小失大”。他回答道:“我是个飞行员,我只知道试飞员如果不积极参加科研试飞活动,那恐怕半点政治都没有!”其实,他深深地懂得:科研试飞没点“紧急性”,新飞机就不能早一天定型生产,部队装备不上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新型飞机,就难以完成捍卫祖国领空的神圣任务。
此后,王冠杨总是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完成每一项科研试飞任务。许多科研人员都说:“任务书发到老王手里,用不着我们再给他叮嘱什么,他的心比我们还急。” 1975年到1976年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战友先后承担了12次科研试飞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1977年8月,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王冠杨被空军党委授予“雷锋式的飞行员”荣誉称号,成为“陕西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7年7月,作为试飞员中的杰出代表,王冠杨出席了“全军英模代表大会”。
空军政治部宣传部提供